在线询价微信咨询
在线定制
欢迎进入北京利达华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利达消防销售、施工安装、维修、调试

专业一站式消防解决方案提供商

4006-598-11918751140119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18751140119

北京利达华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常熟市黄河路275号

联系电话:4006-598-119

公司邮箱:1334605518@qq.com

行业百科

北京多层住宅建筑灭火器是否必须设置?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12 14:01:30点击:38

信息摘要:

灭火器,作为最基础、最直接的初期火灾处置装备,其配置是否必须设置,不仅涉及法律规范与技术标准,也关系到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区的应急能力。本文将从法规与标准、技术可行性、风险评估、配置原则与维护要求以及社会与经济影响等多个维度,综合论证多层住宅建筑是否必须设置灭火器,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法规与标准的要求

1. 与地方性法规

在中国,关于建筑消防安全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以及各地的消防条例与技术实施细则。不同类型建筑在消防配置上有明确的差异。一般而言,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高层建筑在灭火设备配置上要求较为严格;而多层住宅(通常定义为高度不超过 24 米或层数在一定范围内的住宅建筑)在法规层面的具体要求常常与消防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疏散设施挂钩。

需要注意的是,法规对“灭火器”这一单独措施的强制性要求并非在所有多层住宅中统一区分。部分地方性条例或小区管理规范可能对公共走廊、设备间或储藏室等部位要求配备手提灭火器或推车灭火器;而在某些既有旧住宅的改造或小规模住宅中,法规可能更依赖整体防火分区、疏散通道与消火栓系统的完善。

2. 行业标准与规范

行业技术标准通常对灭火器的型号、配置密度、安装位置和维护周期等有具体规定。例如,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位置,且每层楼或每一定面积应配置数量不低于某一标准。此外,还规定了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类型(如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应依据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选择。

综上,法规与标准提供了配置灭火器的技术依据与执行框架,但是否“必须设置”在不同情形下有差异,需结合具体建筑类型、用途与地区规范来判断。

二、技术与安全层面的必要性分析

1. 初期火灾控制的重要性

火灾发展呈指数级增长,初期控制的窗口极为短暂。灭火器作为初期灭火的便携工具,可在火势尚小、温度较低、浓烟未大量蔓延时实施有效扑救,从而阻断火势蔓延、缩小损失并争取人员疏散和消防队赶到的时间。因此,从救生与减损角度看,在住宅中配置灭火器具有明显的技术必要性。

2. 居民可操作性与适用性

灭火器使用相对简单,经过短时间训练后多数住户即可掌握基础操作要领(拔销、瞄准火源根部、压把或拉环、喷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对多种类型火灾(固体、液体、电气火灾)具有较强通用性,适合住宅场景。然而需要注意:灭火器并非 ,若火势过大、热辐射强烈或烟雾已致视线受阻,贸然使用可能造成危险。因此配置的同时必须强调培训与风险判断。

3. 与其他消防设施的协同

灭火器是被动与主动消防体系中的一环,应与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火灾报警与疏散系统一起构成综合防护网络。在具备消火栓或自动喷淋的场所,灭火器依然有价值,尤其是在设备间、电气室、楼层走廊或不能迅速启动喷淋的场合。它可以作为补充手段,提高多层住宅整体处置能力。

三、风险评估与差异化配置原则

1. 风险分级管理

不同多层住宅因建筑结构、居住人数、楼层高度、楼内设施(如厨房集中、燃气使用、物业管理水平)而存在风险差异。应当通过风险评估将住宅按高、中、低风险分类,并据此确定灭火器的配置强度。例如:

  • 高风险:老旧小区、储物空间多、使用明火或液化气频繁的住宅,建议每层走廊明显位置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公共部位增设推车式或更大容量的灭火装备。

  • 中等风险:新建多层住宅但物业管理一般,建议在每层楼梯口或走廊设置手提灭火器,并在设备间、电气井配备专用灭火器。

  • 低风险:管理规范、配套自动喷水和消火栓系统完善的小区,可以适当降低灭火器密度,但仍应保证关键部位的可及性。

2. 类型与数量的确定

灭火器的类型应依据潜在火灾类型选择。住宅常见的火源包括厨房油火(含液体火灾)、电气火灾与固体燃烧。干粉灭火器适用性广;二氧化碳灭火器对电气火灾更友好但对燃油火灾效果有限;泡沫灭火器对液体燃烧有效。数量方面可参照规范按楼层或面积配置,比如每层设置至少一台功能齐全的手提式灭火器,或在每个单元门外设置便于取用的位置。

3. 安装位置与可达性

灭火器应安装在显眼、通畅、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与潮湿,同时保证在火情下能够被迅速取用。走廊、楼梯间近门处、配电间门口、电表房外是常见且合理的位置。对于老年居民多或行动不便的住户区,也可考虑配备更便于操作的推车式灭火器或在每户门内储备小型灭火器。

四、维护、检查与培训要求

1. 定期检查与维护

灭火器虽属简单设备,但其有效性高度依赖维护。通常要求有专门人员按期检查压力表、外观、喷嘴和安全销,定期进行检验和定期充装或更换。违规或长期未检的灭火器可能处于失效状态,反而造成安全盲区。物业管理或小区业委会应制定年度维护计划并保留记录,消防部门或第三方具有资质的单位应承担技术检验职责。

2. 使用培训与演练

配置灭火器仅是物质基础,居民个人在危机判断和操作技能上同样重要。社区应开展定期消防知识宣传、灭火器使用示范与实操演练,特别针对老年人、儿童与物业保安人员进行重点培训。通过模拟火情演练,增强居民的风险识别能力、紧急疏散意识与灭火器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在实际火灾中能发挥设备更大 效用。

五、经济与社会影响评估

1. 成本与效益比较

为整个多层住宅配备并维护灭火器涉及采购成本、安装成本与长期维护费用。对比之下,灭火器潜在带来的收益包括减少火灾初期损失、保障居民生命安全、降低消防救援压力与保险费用可能下降。尤其是在火灾高发季节或燃气使用普遍的社区,提前配置与维护灭火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大于其成本。

2. 社会信任与公共安全形象

完善的消防配置对居民安全感和社区形象具有正面影响。物业与开发商在交付时若能保证基本灭火器配置与培训,将增强购房者或租户的信任度,减少后期纠纷与监管压力。此外,社区主动承担消防安全职责,有助于营造更好的城市公共安全氛围。

六、反对意见与限制性条件

尽管多数论据支持在多层住宅配置灭火器,但也存在反对或限制性的观点需要正视:

  • 如果建筑已经配备完善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室内消火栓,并经过严格分区与疏散设计,灭火器在某些楼层的边际增益可能较低;

  • 在老旧小区,空间狭窄与居民自发占用公共区域放置杂物,可能导致灭火器被遮挡或无法取用,从而降低实际效能;

  • 部分居民对灭火器操作缺乏信心,或在恐慌中难以正确使用,误用可能导致伤害或加剧险情。

这些限制提示我们,灭火器的配置不能孤立施行,必须与整体消防规划、居民管理和教育配套落实。

七、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多层住宅建筑是否必须设置灭火器,需要从法律要求、风险评估、技术可行性与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总体结论如下: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建议多层住宅必须在公共区域和关键部位配置适量并类型合适的灭火器。原因包括灭火器在初期火灾处置中的时效性、经济性与操作简便性;以及其与其他消防设施的有力互补作用。

  • 对于具体配置,应实行风险分级管理:对高风险区域增加配置密度与更专业的灭火器种类;对低风险且有完善自动灭火系统的建筑,可在保障关键位置的前提下适度统筹。

  • 要求物业管理或相关责任主体建立灭火器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机制,确保设备处于有效状态;同时开展系统性的居民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设备使用率与实际救援效能。

具体建议措施(供政策制定者、物业与业主参考):

  1. 地方政府应在消防法规中明确多层住宅关键部位灭火器配置的更低 标准,并结合地区特点制定实施细则。

  2. 业主/物业应在每层楼主要疏散通道和电气、燃气设备间外设置明显的灭火器,并建立年检记录。

  3. 推广社区消防培训,尤其对高风险群体(老年人、儿童)开展定向教育与实际操作演练。

  4. 对老旧小区实施消防安全改造计划,重点解决灭火器可达性与维护问题,结合消火栓与喷淋系统升级。

  5. 鼓励使用适合住宅的通用型灭火器(如 ABC 干粉)并在特定风险点配备专用灭火器(如 CO2 用于配电室)。

灭火器作为多层住宅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非 妙药,却是初期火灾控制中成本低、见效快、适用性强的关键工具。结合法规导向、风险评估与社会管理,合理配置与维护灭火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更是构建安全、可持续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751140119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6-598-119

二维码
线